總戒名的學習
台南教會每星期二的幹部研修,特別請先輩郭麗嬪前主任,來為幹部們做一個正確且詳細的指導。
首先要瞭解總戒名的型式:
諦┐
生│
院┘
法┐
道│
慈│
善┘
施┐
先│
祖┘
○ ◎
○ ◎
家
德
起
菩
提
心
圖中面向右的◎◎是夫家的姓,左邊的○○是太太娘家的姓。
諦生院 即表示每個會員信仰的目的是成佛,也即是人格完成。
法道慈善 是說以人格的完成(成佛)為目標的會員具體修行方式。
施先祖◎○家德起菩提心 此即教導我們,子孫因「法‧道‧慈‧善」之修行所積的功德回向給父母兩家的祖先(被回向),祖先之德也因子孫的菩提心(向正覺之心)和子孫所積之功德而定,就是在祖先供養上,子孫才是主體,(信仰的出發點,即自己的正覺),而祖先是客體。
所以諦生院=就是在我們修行的場所,生活的話,即予以真誠。
法道慈善=法即信仰釋尊及開祖、協祖所說的法。道即非實行釋尊及開祖、協祖所教導的修身之道不可。慈是由引導,行真實的慈悲。善即棄諸惡、行諸善所得功德。
施先祖=回向祖先。
家德=父方、母方的祖先之德。
起菩提心=起信仰的子孫正確的醒悟所起的菩提心,也就是所有會員應有的修身法。
關於總戒名還有更詳細的解說,在此不能全數記載,要知詳細可參照會員入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