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

台南教會蔡麗金

盂蘭盆的由來是:目犍連尊者以神通,看到在餓鬼道受盡煎熬的母親,心有不忍,就以神通送食物給母親吃,哪知食物一入口,即化為火焰,不得食入。目犍連尊者就前往佛前,求佛陀來救渡受苦的母親,佛陀對尊者說,你母親生前,心懷慳貪,只顧自己兒女好,從不為他人設想,私心太重,才受此業報,若欲救渡你母親,你必得在七月十五供養千人出家眾,以諸聖大德所修的功德迴向在地獄受苦的眾生,才能救受煎熬的母親出離鬼道。

在譬如品中有很多比喻,佛陀是以簡單的比喻來讓眾生明白,本品中慈愛的長者是指佛陀,已殘破不堪的家園就指娑婆世界以及人心險惡與汙濁的社會,但佛陀永遠不會來忘記身在此中執迷不悟的孩子(眾生)。

本品以臨倒的家園來呈現娑婆世界的危險狀態,這亦是比喻末法時代人間的現象,而險惡的人心以稀奇古怪的猛獸、毒蛇來形容,像鳩槃、荼鬼、狐狼野干這就是末法時幫派橫行的實例,這個社會雖然有光明溫暖的一面,但黑暗的一面說來也會令人不可思議,像地下錢莊販毒者,那黑心至極的一面實在真難讓人來相信這社會一角會有這種毒蟲猛獸的存在。而火災就比喻老、病、死等一切人生不可避免的一切苦,眾生沉迷在肉體上的享受及物質的滿足,不知隨時會遭受苦的侵入,進一步來說這一切苦已在無形中漸漸侵入,但眾生並不知覺。雖然世尊想要把困在大火中的眾生救出,但門只有一道,又窄又小,想要從此門鑽出並非易事,也就是說解脫之門只有一個。此中又含有重要的意義,意味著真理只有一個,若不以精進徹底的態度,終其尾是成就不了解脫之道,亦就是說他力救不了你,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事實上,此娑婆世界就如火宅,譬如人的貪慾,對凡夫來說,一點安樂之處都無,並充滿種種痛苦及恐怖。而人生中種種的苦:老、病、死所帶來的擔心、煩惱就像烈火不停來燃燒。人有業障才有煩惱,既有業障就該消除業障,來學常不輕菩薩修忍辱行。不然一把無明火能把日久所積的功德來燒盡。所以我們來學佛法一定要修忍辱,才不會被外境來影響而生煩惱。

雖然世尊自久遠以來已遠離此娑婆世界,安住在不被世俗染著的境地,卻時時刻刻也不來忘記此三界眾生所面臨的種種苦。為了救護吾子,世尊只好再入這諸苦世界來救護面臨種種苦的眾生,而救護之事,只有世尊一人能為,這是一句充滿自信又多麼大慈大悲的一句話,對我們凡夫俗子來說,世尊所證悟的成就雖然遙不可及,但若把眼睛閉上,除掉心中的妄想,把心念集中,試著觀想,全宇宙乃我所有,就可使我們的心內感到無限的寬廣,這一來,不是能讓你的心情變得暢快而自得其樂?何況若能與佛陀同樣確實來體悟宇宙真理,能與佛陀成為一體,整個的世界就可完全屬於自己所有。這並非主張其所有權非我莫屬,相反來說是感覺到自己與全宇宙融為一體,亦就是入無我境界。捨去小小的自我,找出融合於全體中的自我,這一來自我就能漸漸擴大全宇宙,無我才是通達宇宙唯一通路。

能進入那境界時,我們的心就能達到完全自由自在的境界,無掛無礙隨心所欲,所作所為都是利益他人的行為,這種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若無法達到那個境界,也得來模仿佛陀的作為,即使在誦經、聞法、靜思或是為他人盡一份心力也好,能完全捨去「我」,即使是為了融入全體中而實踐修行也好,這是一種「和」的精神。一天當中用一點時間來修行,一步步或是一點點,也能接近佛陀,時日一久,就可成佛。

無論何時或是發生任何事,佛陀總是會引導眾生發揮該有本能的人間導師,一定得確實來理解佛陀教化眾生的這個道理,而且確實來相信。

世俗說:七月是鬼月,但佛教卻教導我們說,七月是吉祥月,是教孝月,也就是說在舊曆七月這個月當中,盡量在菩薩道上依法奉行來精進,以誦經的功德來度脫一切受苦眾生,共成佛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seikaitai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